江西共青城考场见闻:昔日高考生 今日护考人

允许优秀企业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一定比重的税额,拿来扶持衰老矿区、寻找新矿体,并通过税收优惠减免等措施,扶持那些表现优异的大型企业。

2012年,被很多人认为是煤炭行业走出黄金十年的转折之年,这一年,很多煤炭企业的利润同比都大幅度减少,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煤炭行业有550万职工,将这些税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计算出每名煤炭行业的职工每年为税收作出的贡献是6.87万元,这个数字比当年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人均年收入都要大。

江西共青城考场见闻:昔日高考生 今日护考人

本世纪初,煤市从低谷走出,煤炭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看到了煤炭企业这块唐僧肉,纷纷伸手想分一杯羹,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逐渐加重。难是因为,目前这样的局面是多方力量长期博弈的结果,正常情况下,没有一方会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同一年,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的主要税收总额为3779亿元,这还不包括这些企业面对的数额巨大的形形色色的收费。清费与正税是一个利益调整与再分配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会涉及中央与地方、地方各个部门、政府与企业等诸多利益主体,协调起来肯定不易。清费正税稳中求进负担减轻最重要的是清费与正税。

部分小煤矿主大肆炫富,使大众产生煤炭行业是暴利行业的错误认识,多收些费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关键在于转变职能解决税费重问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正税则是指在清费的基础上,正本清源,完善税制,彻底解决税费界定不清问题,建立健全相应的税收制度。环渤海四港煤炭库存量分别为: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757.5万吨、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库存量495万吨、京唐港区煤炭库存量368万吨、天津港煤炭库存量348.2万吨,四港煤炭库存量较上周相比,秦皇岛港库存量小幅增加,京唐港港区库存量保持不变,天津港、国投曹妃甸港煤炭库存量均有所减少。

甘肃地区炼焦煤报价主流维稳,大矿的价格较坚挺,部分小矿由于成交情况不好,价格下调10-20元/吨,随着后期市场成交情况的持续低迷,甘肃地区主流煤企炼焦煤的价格也或将面临下行的压力在过渡期内,所招人员也要先进校门进行专业培训,强化变招工为招生,先培训、后上岗,确保人才后续保障,实现从业人员素质专业化。一位资深煤炭记者如此评价一系列的标准化工作。抓好试运转矿井的竣工验收,争取年内150座矿井建成竣工。

产量大并非现代化矿井惟一特征,装备现代化、安全系统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和矿区生态化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更高标准。2013年和2014年分别达到上述目标任务的30%和50%,建设世界级现代化煤矿。

江西共青城考场见闻:昔日高考生 今日护考人

新招从业人员3.68万人,其中变招工为招生1.36万人这些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但和煤炭科技进步还很不匹配。中国煤炭看山西,山西煤炭看转型。这个民营煤矿不但矿区矿貌如生态花园一般,而且具有高效率、高科技、高品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1000万吨及以上的矿井14座,产能1.85亿吨/年。

吕梁市市长助理杨巨才说,经过技术改造,我们的装备和工艺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但原来的工人都是才放锄头又拿镐头的农民,很难在短期内适应矿井现代化的需要。三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这一举措,将让山西省近50万 窑黑子全部变成 大学生矿工。2012年,山西省煤炭行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人才就是资源,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未来。2013年,要创新煤炭行业综改试验先行先试新机制,推进煤炭转型发展高端化。

江西共青城考场见闻:昔日高考生 今日护考人

资源丰富、服务年限较长的企业,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把煤炭主业与转型项目同步规划、同步推进。《规定》要求,到2015年,全省煤矿企业新招操作人员将全部直接从煤炭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招用。

2012年,全省培训各类从业人员15万人,省属煤炭院校输送煤炭人才1.3万人。西坡煤业是一座年生产能力120万吨的高瓦斯矿井,于2007年开工建设、2011年12月31日才获竣工验收。对70余座未批准开工的矿井,争取6月底前完成开工审批。更令人兴奋的是,全省煤炭企业的非煤产业发展成果骄人:全行业非煤项目投资574亿元,同比增加119亿元,增长26%。循此脉络不难发现,促使黑色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今后煤炭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吴永平表示,要实行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培养制度,加快建设具有山西煤炭特色的人才队伍。

非煤收入7028亿元,同比增加 3032亿元,增长75.87%,占全省煤炭销售总收入的59.21%。今年,延伸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发展高端产业是总思路,煤炭转型跨越发展是总目标。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测评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满意度为100%。二是非煤经济渐成煤炭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转型发展空间巨大。

大手笔建设现代化矿井让晋字品牌亮起来一家民营煤矿也成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大多数人对此心存疑问。2013年,我们必须把人才兴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煤炭发展软实力。

到2015年全省150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力争有80%以上达标,15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力争有50多座达标。企业层面,要建立完善企业培训机构和职工技校,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多方式培养煤矿主体专业人才。一要建设新型煤炭产业大军。监管层面,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全年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A类安管人员、科区队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

实行煤矿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煤矿企业要逐年扩大变招工为招生的比例,从2013年到2015年,每年变招生的比例须达到55%、75%、100%,到十二五末全部变招工为招生。首先是大手笔建设现代化矿井。

如何变输血为造血?2013年1月5日,《山西省煤矿用工管理规定》出台,变招工为招生政策被明确提出。2012年,山西省创新煤炭建设新机制,在全国首次建立了煤炭工业发展标准体系,开启高标准管理煤炭行业的新开端。

目前,全省已建成500万吨到1000万吨的矿井33座,产能1.99亿吨/年。全省完成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

资源有限、服务年限较短的企业,更需要早部署、早转型,从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一组关于山西黑色煤炭的数据值得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用57年实现煤炭年产量突破5亿吨。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比例为45.83%、7.6%、44.48%、49.48%和45.95%,其中非煤收入同比增长比例为79.31%、29.66%、66.98%、62.04%和75.87%。这让许多国营大矿自叹不如。

二要大力提升人才素质。拓展煤机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煤炭文化业、煤炭高端服务业等煤基新兴产业。

标准更高、要求更细、可操作性更强,涵盖煤矿各个系统、各个环节、各个专业甚至每个岗位,可有效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杜绝和消除职工违章行为。2013年,是山西省现代化矿井建设推进年。

高标准推进转型发展让黑色产业绿起来同煤集团40亿立方米煤制气、焦煤集团60万吨/年烯烃、阳煤集团化工新材料园区、潞安集团煤基多联产园区、晋煤集团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利用2012年,伴随着108个高端化、科技化、潜质化转型标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脚步愈行愈快。全方位提升人才素质让软实力硬起来小矿变大矿,也带来了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制约问题。

相关推荐